AI澎湖海廢應用 掌握淨灘時機

澎湖冬天由於東北季風強勁,朝北的島嶼沿岸常累積很多的海洋廢棄物,因此,公部門或是在地社區必須經常對海洋廢棄物累積較嚴重的沿岸進行淨灘。每次淨灘都必須動員大量人力來分類及統計各類的海洋廢棄物,費時又費力。本計畫由資訊工程學系徐武孝教授統籌規劃,人智系賈叢林及葉生正二位教授參與,負責給AI及影像處裡技術上的建議,主要的執行重點有三項:第一、發展出一個完整的AI 基本模型,使得此模型可以分辦更多的海洋廢棄物。第二、使用此AI 模型來分析兩個新的沙灘並更新在專屬網站內。第三、協助地方公民團體進行海洋廢棄物的調查及分類。為了確保生物多樣並防止海洋環境劣化,使用科技來協助監控海洋廢棄物的累積狀況,並通知相關單位做進一步處理,符合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的宗旨。
113年度執行兩個沙灘廢棄物,澎湖菓葉沙灘、龍門後灣沙灘及龍門福德廟沙灘,與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台灣網路中心郭慈恆工程師、澎湖縣湖西國小校長鄭謙遜合作,進行海洋生態議題教育、AI 模型及網站的建置、空拍機進行海洋廢棄的分析調查等方面。應用資工系兩門課程,大四的專題研究及大三的深度學習,讓學生學習AI模型訓練及網站架設,目前已完成海洋廢棄物分類及統計模型1個,建置一個海洋廢棄物專屬網站。使用者可以上傳一張海洋廢棄物的照片,網站會將照片內各項海洋廢棄物做分類並統計各項海洋廢棄物的數量,亦同步協助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使用AI工具來分析海洋廢棄物。

龍門後灣沙灘海廢辨識前及辨識後(含海廢數量統計)

龍門福德廟沙灘海廢辨識前及辨識後(含海廢數量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