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的傳統服飾是每個部落文化的旗幟,象徵著族群的身份、社會結構及信仰。隨著現代化的程序,許多部落的傳統服飾製作與傳承面臨著急切的挑戰。本活動的發起,正是為了挽救這些即將消逝的文化珍寶,讓學生們瞭解服飾背後的歷史與意義。
在服飾驗收後,桃園原資中心邀請了12名原住民族同學參加穿著族服的活動。針對族服的精緻度、織法及圖騰者的部族意義進行了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所有抽樣的同學均表示非常滿意!這一調查不僅證明瞭學生對傳統服飾的認同感,更反映出他們對文化傳承的熱誠。

學生穿著阿美族族服

學生穿著太魯閣族族服

學生穿著排灣族族服
此項活動涵蓋了臺灣較早期成立的原住民族服飾,並透過族內耆老的指導,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與收集,讓學生們對於8個部族的服飾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在此次的原民週活動中,學生們身穿各自的族服,不僅提升了文化自信,也使全校師生能夠透過試穿與展示,體驗不同族群的文化精髓,達到全民原教的效果。
服飾的製作過程更是充滿了文化與智慧,許多傳統的製作技術,如編織、染色以及刺繡,依然由族內女性負責,使用自然材料,承載著族群的生活智慧及信仰。學生們在實作的過程中,瞭解到這些技藝的重要性,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索部族的歷史與文化。
儘管面臨現代化的衝擊,許多部落的傳統服飾卻有可能因此重獲新生。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的推動下,許多部落開始了傳統服飾的復興計畫,透過學校、社群與文化機構的共同努力,期望能在當代社會賦予這些服飾新的生命。

鄒族族服(女)

鄒族族服(男)

薩奇萊雅族服(女)

薩奇萊雅族服(男)

卑南族族服(女)

卑南族族服(男)

卡那卡那富族族服(女)

卡那卡那富族族服(男)

邵族族服(女)

邵族族服(男)

賽夏族族服(女)

賽夏族族服(男)

拉阿魯哇族族服(女)

拉阿魯哇族族服(男)

賽德克族族服(女)

賽德克族族服(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