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學生在語言學習中開拓視野、深化文化理解,往往需要一場有溫度、有內容的深度交流。
本學期的「中高階日語課程」透過高教深耕計畫的雙師課程制度,搭起語言與文化的橋梁——我們不只學日文,更用日文理解台灣,用一壺茶的故事走進歷史與文化的脈絡。
打開國際視野,從台灣茶開始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聚焦於三大核心能力:
-
養成國際觀,加深理解台灣文化
-
提升中高階日語的說、聽、讀、寫、譯綜合應用力
-
用日文思考、表達,討論國際與在地議題
為了活化課程內容、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教師以「台灣茶」為主題,帶領學生從語言學習走入生活文化。為使課程更具深度與真實性,特別邀請一位日本籍台灣茶藝師作為雙師課程的專家講者,結合教學與文化體驗,打造一堂跨文化的精緻學習課程。

聆聽專業講師說明(用日語泡茶方式)
雙師教學進行式:語言 x 茶藝 x 歷史
課程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日語課堂導入
學生先在日語課中學習與茶相關的日文詞彙,了解台灣茶的基本種類、沖泡方式、風味描述等。
🔹第二階段:茶藝體驗與文化交流
移至應用中文系文化教室,由茶藝講師以全日語進行教學,學生實際操作茶具,學習如何用日語介紹泡茶步驟、品茶口感,並了解如日月潭紅茶與日本殖民歷史的深刻連結。
這不僅是一次味蕾的體驗,更是一場文化與歷史的探索旅程。
學生成果:語言與創意的匯流
課後,學生們運用課堂中所學製作了「台灣茶介紹」日文小冊子與影片,內容涵蓋茶種介紹、泡茶流程、風味描述等,搭配實際體驗時拍攝的照片,成果精彩、表達細膩,展現了學生將語言轉化為實用溝通工具的能力。
這樣的學習成果不僅深化了學生對台灣文化的認識,也實踐了「以日語為橋,向世界說台灣故事」的教學理念。

為了製作短片動畫/小冊子,學生收集資料
回顧與前瞻:讓語言課更有深度與廣度
本次雙師課程受到學生熱烈迴響,認為課程內容豐富有趣,學習動機明顯提升。不過,也觀察到日文成果製作的時間稍嫌不足。未來課程設計上,將嘗試延長產出活動時間,並鼓勵學生以作品向來訪的日本師生介紹台灣文化,提升語言的實用性與溝通力。
教師也希望能爭取外部回饋機會,讓學生的作品有更多曝光與交流的可能,進一步激發學習成就感。

台灣茶特色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