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成果專區



1.  結合校務資訊系統與UCAN平台,其成效獲教育部青年署肯定,為全國「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北區召集學校。

2.  為提升學生媒體識讀知能,本校強化媒體素養教育,其績效獲教育部肯定,成為「高等教育媒體素養教學發展計畫」主導學校與北區資源中心學校。

3.  配合108課綱,提出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獲教育部補助「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是全國最高額補助大學。

4. 111年深碗計畫課程件數:50件(深化課程36件;翻轉課程12件;共授課程2件)。

5.  跨域教學創新比例逐年增加,111年達成值為56.9%

6.  自109年起,將程式設計全面納入學生必修學分,111年度程式設計修課總人數為13,167人,佔全校學生數比例100%

7.  為打造數位大學,自111年起推動全校大(大數據)人(人工智慧)物(物聯網),推動新世代創新課程,全校開課數於111年開設83堂課。111年高教深耕計畫補助大數據課程創新計畫2件,人工智慧課程創新計畫1件,區塊鏈課程創新計畫4件。

8.  107年至111年間共支持35系所執行特色實驗室計畫,協助學生們在競賽、證照、國際及產學合作上有良好的學習表現。

9.  在通識教育中,本校主推道德力、知識力、體能力、群體力、美感力、企劃力、溝通力、科技力、國際力及就職力等十力教育,十力學生通過的平均比例達89.1%。111年完成校定十力各項能力通過比例目標值為78%,達成值為91.53%

10.  本校在跨域學習環境上,四年共開設129門微學分課程,平均每年1,288人修習。為完善在學最後一哩路,近四年學生進行校外實習比例達44.66% ,7+1全時實習人數達438人。自109年度新增微學分課程修課人數KPI,111年目標值為1,200人,達成值4,867人。

11.  為強化學生邏輯運算思維能力,本校以院為單位,規劃與學院特性相符之程式設計課程,110學年度修習程式設計相關課程人數,已達大學部學生人數100%

12.  鼓勵學生結合專題及產業連結,提早與產業接觸,培養同學畢業後持續進修研究所或畢業後即就業之能力111年申請學生專題結合產業共35件。

13.  電通系參加2022年「國際機器人運動大賽」,獲1金4銀6銅

14.  在培育核心產業人才的成效上,推動軟體培育、智慧機器人、IoT創客板研發、新農業的發展,讓學生具備進入核心產業的能力,能投身於國家推動的產業方向。參加FIRA機器人世界盃大賽,近五年一共獲得11金3銀15銅;國際人形機器人競賽,近五年獲得17金16銀5銅。

15.  在培養學生就業能力方面,本校規劃全程實作專題、科技融入專業,並完備校外實習、提升學生就業競爭。

16.  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獲得125件。連續9年衝破百件大關,通過件數不僅名列全國第四、私校第二,更連續3年蟬聯私立綜合大學第一

17.  雙師共授跨域學習中,課程引入業師協助授課共494門,校內跨院跨域共授課程共14門。

18.  本校推動「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有成,107-111年逐年成長,111年共獲補助50件,名列全國第一的佳績。

19.  因應疫情之影響,線上教學的趨勢逐漸受到重視。數位教材的錄製更能使學生在不受環境的影響之下,亦能保有其學習的權益,課程內容包含物聯網技術實作、電路佈線認證、產業經濟學、資料探勘等等,共計11件。

20.  為強化學生能力,鼓勵學生考取相關國內證照。搭配證照輔導課程111年共開設35門課,補助學生考取證照共2581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