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成果專區



1.  結合校務資訊系統與UCAN平台,其成效獲教育部青年署肯定,為全國「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北區召集學校

2.  為提升學生媒體識讀知能,本校強化媒體素養教育,其績效獲教育部肯定,成為「高等教育媒體素養教學發展計畫主導學校與北區資源中心學校

3.  配合108課綱,提出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獲教育部補助「大學招生專業化發展計畫」,是全國最高額補助大學。

4.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於109年獲教育部審核通過35件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通過件數名列全國第二

5.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獲得125件,全國第四

6.  2020年遠見雜誌「在學學生參與競賽、論文出版」指標成效中,榮獲全國第一

7.  實施校外實習與企業見習,畢業生校外實習比例達45%第8學期全時實習人數達208位。

8.  建置職能指標系統與學生學習成果檢核系統,規劃學生職涯方向,確實掌握畢業生流向與雇主回饋。

9.  跨域教學創新達成比例於109年的達成值為51.21%

10.  109年共計推動42門深碗課程,同時搭配學校學習數據平台(Moodle教學平台、IRS的APP,讓學習結合雲端科技,更能掌控學習狀態即早追蹤。

11.  微學分課程實踐課程知識於生活,提供學生短時間「主題式」學習,如工作坊、實習、演講、講座、參訪、模擬競賽等相關活動,109學年度開設微學分系列課程,以各類學科知識為依據,包含有古蹟解說工作坊、VR虛擬實境、產品創新製作訓練、網路新聞學等共34門微學分課程修課人次達1,415

12.  完成建置學生學習成果評量(MGO)系統,運用測驗藍圖、評量尺規、證照等檢測方式,檢驗是否達到此能力預期之學習成果,並提出改善策略。遵循PDCA,規劃整合各階段檢核過程相關工作及系統。

13.  全面將程式設計納入全校學生必修學分,109年度程式設計修課總人數為15,513人,佔全校學生數比例92.03%

14.  規劃全校大一學生必修「中國文學鑑賞與創作」,並列為各系畢業門檻,使用自行編訂之教材積極投入中文教育養成。

15.  於Moodle平台建置數位網路英語學習教材,特聘配音員重新為數位教材配音,以求學生在英語能力的均衡發展。

16.  校定十項基本能力包括德、智、體、群、美五育與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工作執行能力。這十項能力結合系院專業核心能力,建構完整的全人教育藍圖。進入後工業化社會,文創產業與科技產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一位稱職的知識工作者,必須具備創新創意能力、國際移動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僅能獨立作業更要能團隊合作,因此十力教育是培養當前與未來社會所需的全球化人才。109年完成校定十力各項能力通過比例為87.53%

17.  結合產業趨勢,推動ABCD新世代創新課程: A–AI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B–區塊鏈(Blockchain)、C–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D–大數據(Big Data)。針對ABCD創新課程,進行課程設計、辦理活動競賽、製作教材等教學相關活動,讓學生掌握產業發展趨勢。

18.  109年教師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有2件,及109年學生科技部大專生計畫中有16件,是與政府核心(5+2)產業政策有關。

19.  電通系參加「2020國際智慧機器人運動大賽」,獲3金5銀2銅

20.  資訊學程參加「2020全國雲端APP行動創意應用競賽」,榮獲第一名

21.  由經濟部工業局、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與中華民國資訊管理學會共同主辦的2020「第25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資訊管理學系一舉奪得2冠1亞1季2佳作1優勝,年年得獎,109年創歷年最佳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