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連結

一、計畫緣起

根據應屆畢業生滿意度調查,畢業生認為思考/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互動/溝通與專業知識是在學期間最大的收穫。同時,畢業生認為互動/溝通、專業知識、外語能力與實作能力是學校最應培養學生之核心能力。故本校提出強化產學合作連結計畫來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特別是藉由實作實習、技術研發、創新創業三項發展,讓學生在學期間即能與未來職場連結,瞭解業界工作類型與內容,反思工作挑戰,並藉由在校專業學習,強化自身優勢找到問題解決之道。近年本校產學實習合作表現亮眼,111年學生校外實習比例超過42%以上,學生實習滿意度達4.2以上,第二期計畫將繼續精進推動。另一方面,引入新科技課程,提升師生與業界共同研發的廣度與深度,激勵學生創新創業,落實本校推動「全球知識在地化、在地知識全球化」及「知識產業化、產業知識化」的教育目標,達成「畢業即就業」目標,促使教育與社會無縫接軌。

二、計畫目標與理念

本校已發展成為一所擁有12個學院,1.8萬多名學生的綜合型大學,面對學生不同的生涯規劃,跨度極大的就業取向,在輔導學生前程規劃上挑戰重重。本校從學生入學即開始基本素養與就業能力的養成。藉由多年來校友的回饋建議分析,在校時的就業能力培養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實作實習、技術研發、創新創業。有些專業特別重視人際交流、協同合作、職場應對等能力,故需藉由校外職場提供練習機會,由校外實務學習達成此目標。有些專業傾向個人技術不斷深化,解決隨時更新的技術與挑戰,此則需要與教師共同協力,以提升學生在學理與技術上的經驗與能力。有些職能則不強調親臨的工作現場,故在校內提供良好的技術開發環境,才是重要的考量點。另一方面,有些學生因為個人志趣與背景,對於創新理念的堅持與熱中實踐,因此提供創新與創業方面的前程規劃最為必要。學校在專業養成之外,尚可在管理、經營、財務、法令上給予必要的知識與輔導,幫助其面對未來克服工作挑戰,提高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基於前揭多元提升學生就業與解決問題能力的理念,本校第二期計畫將強化實作實習、技術研發、創新創業三種進路的輔導機制,並以新科技引入職場為進路,形塑銘傳畢業生能使用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產業提供新思維的人才。

三、計畫架構

為達成以上規劃,本子計畫透過三項策略,分別為:「精進實作實習制度」、「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及「強化產學鏈結媒合」,從實作學習、技術研發、創新創業三大面向來推動,執行方案包括:職涯輔導產學鏈結、校外實習機制完備、智慧企業實習媒合、校內實作場域完善、教師產業研習推動、跨境產學合作推動、AI人才賦能、創意點子工廠發想、創新創業孵化輔導、智慧媒合平臺建置等方向。透過具有實務經驗的師資,以充實學生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實作能力,強化學生具有創新及創意之能力,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以因應產業及社會需求。